中国科学院大学屈一至教授为我院师生作线上学术报告
[发布单位: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2-06-30]
2022年6月26日下午,应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屈一至教授在线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光及电子碰撞多重电离过程的理论研究》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院长张登红教授主持,相关学科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共18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
屈一至教授首先介绍了光及电子与原子基本相互作用过程,指出理论研究光电离产生的洞原子态的退激发过程对探索电子关联效应、末态离子数布局以及发展原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随后,介绍了其课题组近年来发展的处理光子/电子碰撞多电子电离理论和程序,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成功地解释了相关的实验结果。最后,屈一至教授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研究生培养和招生情况,鼓励我院学生报考中国科学院大学。
报告会后屈一至教授同我院相关教师、研究生进行了交流,并就学科研究方向、科研合作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屈一至研究员简介】
屈一至,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导。1987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获得理学硕士;1995年在中国科技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5 — 1997 年, 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1998 - 1999年,在中央研究院(台湾)原子分子研究所, 访问学者。2001.2 - 2002.10,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 (RIKEN),STA fellow。2016.5 – 11在美国标准技术学院(NIST), 访问学者。曾经在法国 Poly Technique 大学物理系、德国 Wupertal 大学化学系、日本东京首都大学等地,开展合作研究。
2002-2009年,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物理学院副院长;2009-2017年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副院长、书记。2018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学院副院长。2014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委员。
主要从事计算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理论计算研究工作,发展了相对论性多通道理论和程序。对于重粒子碰撞电荷转移过程,发展的分子轨道强耦合方法,是目前国际上处理低能、极低能离子碰撞过程最精确的方法之一,在冷原子物理、天体物理、等离子体物理以及化学、生物反应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应邀在全国原子分子物理会议,全国计算原子分子物理会议,全球华人物理会议以及国际原子分子数据及其应用会议等一系列国际、国内会议上作大会邀请报告。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6项,参与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研究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Physical Review A 30多篇。现任中国原子分子物理会议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粒子输运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版权所有 2010-2012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971503 Email: wdxybgs@nwnu.edu.cn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275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