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学术动态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赵行波研究员来我院交流访问

[发布单位: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9-07-02]


7月1日下午,应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西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学术交流平台邀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赵行波研究员来我院交流访问,并在教学9号楼A701会议室做了“光前量子场论与核子结构”的学术报告。参会老师,研究生与报告人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


光前量子场论是联系低能核物理与高能区间的夸克胶子物理的有力工具。这次报告是赵行波老师光前量子场论及其应用系列报告的第二次,继第一次报告“光前上的强子结构”介绍了光前量子场论的理论基础及其在部分子分布函数方面的应用之后,本次报告进一步介绍了光前量子场论在核物理中的应用。赵老师将光前量子场论结合量子电动力学成功地描述正负电子偶素,结合不同的有效光前哈密顿量则分别成功地描述了轻强子pion/K 的部分子分布函数和重强子核子的形状因子及磁矩。可以看出,光前量子场论由于巧妙地采用了光前坐标系进而采用了光前时间的观念,在描述相对论性的强子束缚态时非常成功,而在解决三夸克核子一类问题时又是直接的三体计算方法,从而相应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报告人简介】赵行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5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物理专业,201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2010-2015年,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从事物理学博士后研究,2015年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2004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2009年,获得“Quark Matter 2009 会议奖学金”;2009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Robert S.Hyer 研究奖”;2013年,获得国际光锥物理顾问委员会“Gary McCartor 旅行奖”;2015年,入选中组部“第十一期青年千人计划”。研究兴趣包括非微扰量子场论、量子场论中的光前哈密顿量方法、强场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的重味夸克偶素性质、重离子碰撞中的重味夸克偶素产生、强子结构与强子谱等。

::::::::版权所有 2010-2012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971503 Email: wdxybgs@nwnu.edu.cn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275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