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学术动态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科普报告甘肃行”之吴令安研究员、厚美瑛研究员、古里亚主任

[发布单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7-12-20]


2017年12月17日下午3:00,在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中国物理学会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甘肃省物理学会、西北师范大学科技处、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国家基金委西北师范大学理论物理学术交流平台的共同主办下,“物理学科普报告甘肃行”第三站报告在我校毅然报告厅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吴令安研究员和厚美瑛研究员向全校物理学科师生分别作了题为“从墨子到‘墨子星’”和“微重力下的颗粒物质行为”的科普报告,参加本次报告的还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物理学报》编辑部主任古丽亚老师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省物理学会科普主管高静一老师。报告会由物电学院张登红院长主持。

  

报告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物理学报》编辑部主任古丽亚老师简要介绍了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和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

  

“没有太阳的光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人类最初是通过光而认识世界的,光学作为一门科学也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在《墨经》中就有关于光学的最早文字记载。上世纪初量子力学为光学揭开了新的篇章,所引来的高科技已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人熟知的电视、手机通信等等。但我们至今还在研究光的基本性质,不断地提高我们对光的认识,不断地发现新的光学现象,让光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吴令安研究员在报告中说。吴令安研究员简要回顾了墨子对中国古代光学的贡献以及中国量子光学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史,并详细讲解了2016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的发射,同时也简要介绍了“鬼成像”和量子密钥分发的基本概念,并澄清了媒体中流传的某些误导观点。

  

厚美瑛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科学院近几年进行的空间科学实验,包括空间科学实验在哪些平台上进行的、微重力环境有哪些与地球环境不同的极端条件等,最后介绍了颗粒物质体系及她的研究团队在微重力条件下对颗粒物质运动行为的研究。

  

  

报告会后,吴研究员和厚研究员与我院女老师和女同学进行了简短座谈,就“学习物理男女有别吗”、“为什么选择学习物理”、“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如何才能学好物理”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报告人简介】

吴令安,1948年随父母去英国,1962获全英高考大学奖学金,回国转北京大学物理系,1971分配到中科院物理所,1981留学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物理系,1987获博士学位后回物理所工作。2009退休返聘,2015聘任中科院大学岗位教授,讲授量子光学。此外,兼职了几十年的翻译工作,翻译校对几千万字,70年代承担了几百场外国专家报告及国家领导接见外宾的口译,1979邓小平副总理率团访美时担任中科院院长方毅副总理的翻译。现任CPS物理名词委员会和女物理工作者委员会的委员,英国物理学会会士。获得2004全国三八红旗手,2013 CPS谢希德物理奖,2015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社会服务奖。

厚美瑛,197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系,1980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物理系、印第安那(Indiana)大学化学系、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国家实验室、加拿大Laval大学物理系、美国国家标准局国家实验室等访问工作。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软物质物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颗粒材料微观力学专业委员会(AEMMG)委员。1983-1989年间连续三届当选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两届人大常委,现为全国台联特邀代表。

2000年后,她开始从事引起物理学界广泛关注的颗粒物质物理研究。十余年来她在颗粒流相变,颗粒物质振动分离,颗粒气体统计分布律,颗粒体系分聚现象和非线性行为,以及微重力下颗粒物质的运动行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成果,在此领域发表了69篇SCI论文,其中4篇发表在PRL上,在颗粒物理研究领域十分活跃,培养了数十名博士、硕士和博士后,是我国颗粒物理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获得2015年中国物理学会谢希德奖,2017年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版权所有 2010-2012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971503 Email: wdxybgs@nwnu.edu.cn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275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