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学术动态

国防科技大学曾交龙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赵永涛教授来我院学术交流

[发布单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7-08-28]


8月26日上午,应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甘肃省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国防科技大学曾交龙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赵永涛教授来我院分别作了题为“原子过程与等离子体辐射不透明度”和“基于现代加速器的聚变物理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张登红院长主持。

  

曾交龙教授在报告中从“直接多电离过程”、“直接电子碰撞双电离”、“直接双、三俄歇衰变”、“直接双、三光电离”和“超强X—射线激光与原子相互作用”等方面为学院师生做了详细而精彩的报告。

   

赵永涛教授结合自己近年来的实验研究从“高功率重离子束驱动HED/ICF”、“中低能区离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能量沉积”、“离子在等离子体中的输运过程:尾场及其自调制效应”、“等离子体尾场对离子束时空结构的调制效应”等方面为全院师生做了报告,指出高功率重离子束准等容加热是研究极端条件物质相图的一种新方法,在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方面具有新的优势,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

【报告人简介】

曾交龙,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南省学术带头人,获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解放军院校育才金奖、银奖,军队专业技术人才一类岗位津贴。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二等奖各 1 项,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973”项目和国家重大专项等多项。出版学术专著 1 部,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00 余篇,总被引用 200 余次。

曾教授长期坚持对高温稠密等极端条件下的原子分子结构和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加深了对高能量密度物理相关领域的认识,并对认识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现惯性约束聚变等具有基础推动作用。长期致力于原子与分子物理的基础理论及其在国防重大领域的应用研究,发展了细致谱项和细致能级模型精密研究等离子体光谱的理论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在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等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赵永涛,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导,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007-2009 年,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 GSI 等离子体组,博士后,访问学者; 2009-2015 年,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近五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科学工程联合重点项目1项(2016年启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2项,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资助。目前,作为科研骨干和西安交通大学方面负责人,参加了国防科工局“重大基础科学(高能量密度科学方向)挑战计划”项目。近五年发表 SCI 论文 40 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32篇,作为主席或共同主席主办了第28届ICPEAC与第20届HIF等两次大型国际系列学术会议,10余次受邀在本领域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

近五年来,赵教授作为负责人搭建了离子束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平台,获得了中低能离子在等离子体中能损的高精度实验数据,实验上首次发现质子束激发的等离子体尾场自调制效应;作为课题负责人,系统测量了近玻尔速度高电荷态离子与原子碰撞作用中的 X 射线,研究了离子与原子碰撞中的内壳层电荷交换截面以及电荷演化与平衡过程;作为科研骨干人员,参与了国家 “十二五规划”HIAF 项目建议书编撰与答辩等工作,并针对HIAF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建设和物理设计方案;作为主要参加人,提出并初步验证了全新的超高时空分辨高能电子透射成像技术,该技术可用于聚变等离子体诊断。目前作为“西安交通大学激光与粒子束科学技术研究所”执行负责人,正在建设和完善基于先进的离子束、电子束和强激光技术的原子物理和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平台。

::::::::版权所有 2010-2012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971503 Email: wdxybgs@nwnu.edu.cn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275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