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他得安教授、曾晓洋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单位: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15-09-21]
2015年9月16日,应我院杨鸿武教授邀请,复旦大学两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得安教授和曾晓洋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教学9号楼A409报告厅为我院师生分别作了题为“骨超声评价的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和“复旦大学信息安全芯片技术研究进展介绍”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陈宏善教授主持,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他得安教授在报告中以声学基础理论↔方法↔技术↔仪器↔应用(临床)为主线,以骨质中声传播理论体系为基础模型,以新理论的成果转化为目标,系统地介绍了骨质的超声评价进展;最后探讨了骨超声评价与诊断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研究方向。
曾晓洋教授的报告从信息安全芯片的应用领域分析开始,给出了复旦大学研究组在信息安全系统芯片、密码专用处理器、物理噪声源电路、信息安全芯片攻击与防御技术等方面研究进展情况。最后,还展望了信息安全芯片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后续开展相关研究提出了建议。
在报告后的提问环节中,两位教授就现场老师和同学所提的问题,一一作答,并高度赞扬了同学们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积极的学思氛围。讲座全程历时三小时,现场互动频繁、讨论热烈、气氛活跃,为我院新学期的学术交流活动开启了良好局面。此次学术交流期间,他得安教授、曾晓洋教授与学院领导及相关教师进行了座谈,并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达成了意向。
【他得安简介】
他得安: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陕西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1999年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2002年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声学研究所;2004年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出站;2004年起,在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6年加拿大Alberta大学放射与图像诊断系访问学者。现任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副系主任。2007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3年获得上海市声学学会首届“魏墨盦声学奖”和第25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已发表论文160余篇,申报专利7项,合著3本,参编教材1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仪器专项等项目7项,教育部及上海市各种项目10多项。担任2012香港国际声学会议骨超声分会等10多个国际会议分会主席;国际、国内会议及大学邀请报告30余次。现主要从事骨质疏松症的超声诊断、新生儿代谢性骨病及骨营养状况的超声评价,骨超声诊断系统研制,骨折、骨疲劳的超声导波评价及医学超声信号处理方法研究等。
现中国声学学会理事、生物医学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超声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声学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仪器开发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声学学会检测声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声学学会理事,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超声医学工程专委会副主委,欧洲骨超声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第4,5,6届(2011-现在)),《Ultrasound in Med & Biol》编委等。
【曾晓洋简介】
曾晓洋: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分会副主任委员,亚太地区设计自动化会议(ASP-DAC)指导委员会委员,亚洲固态电路会议(A-SSCC)技术委员会(TPC)委员,上海市科委技术预见专家等。
曾晓洋教授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设计与测试研究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系统芯片研发和应用,集成电路混合信号设计,低功耗技术等。承担过20多项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科研课题,包括“863”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在IEEE ISSCC、IEEE JSSC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00多篇;申请专利50余项;培养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80多人;2009年被评为上海市“IT青年十大新锐”,2011年 被评为“上海市曙光学者”,201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版权所有 2010-2012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地址: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 邮编:730070 电话:0931-7971503 Email: wdxybgs@nwnu.edu.cn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1275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