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首批“飞天学者”讲座教授、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刘杰研究员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于5月15日下午在教学9号楼A409多功能报告厅作了题为《从量子隧穿到聚变物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院长陈宏善教授主持,学院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约150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中,刘杰研究员先向大家介绍了物理世界中的量子隧穿,包括什么是量子隧穿、哪里有量子隧穿和量子隧穿的理论描述等内容,接着给大家介绍了聚变反应与量子隧穿的关系,回顾了1935年海森堡、波尔、卢瑟福三位物理学家之间关于核能的对话,讲解了聚变物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如聚变点火中原子核极化与强磁场效应,重点介绍了强磁场的产生和测量等问题及其在聚变点火中的应用。最后对核聚变中涉及的各种物理问题作了展望。刘杰研究员的报告围绕核聚变这一科学挑战,内容既涉及经典物理与量子物理问题,又有相关问题的历史追溯,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引起了在座师生的广泛兴趣和讨论。
学术交流期间,刘杰研究员与学院师生进行了广泛交流研讨,就学院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与团队建设等方面制订了具体规划。
【刘杰简介】
刘杰,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杰出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物理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组成员。Front. Phys. China、物理学进展、物理等杂志编委。Phys. Rev. Lett.、Phys. Rev. A/B/C/D/E等杂志特约审稿人。曾长期在美国Texas (Austin) 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著名大学研究访问。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和参与完成国内外各类基金课题二十余项(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等项目以及院重大项目等)。主要研究方向是超冷原子物理及强场物理等。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其中PRL 20余篇,PRA/B/E 70余篇,研究成果被他引2000余次,有关工作被国际重要综述文章如Rev. Mod. Phys. 及Nature等杂志多次引用评论。曾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二等奖、国防科工委二等奖、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奖、于敏数理奖、杨振宁访问学人奖、军队科技进步奖及省部级科技奖等多项。